2017年第六期目录及摘要

发布时间:11.16.2017 来源:亚非发展研究所

专论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的美俄关系及中国的应对    程可凡

【内容提要】竞选总统期间,特朗普曾多次公开称赞普京并发表大量对俄罗斯友好的言论,令世界对其当选后美俄关系可能实现转圜充满期待。但事实上,特朗普的上台不仅没能“再重启”美俄关系,反而导致双方在外交、军事和安全等领域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斗争与较量。这不仅再次暴露了美俄在战略认知、战略安全和地缘政治等领域根深蒂固的结构性矛盾,也凸显了双方经济实力差距拉大、国内政治干扰加剧和民意氛围持续恶化等现实障碍。美俄在未来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可能性虽不大,但竞争和对抗将成为双方关系的“新常态”。中国应全面和辩证地看待美俄关系发展变化,按既定方针发展好中俄、中美关系,以中俄、中美关系的确定性应对美俄关系的不确定性,始终保持在中、美、俄大三角关系中的主动有利地位。

 

中国和东盟反倾销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研究   张建武  薛继亮  李 楠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梳理对中国的反倾销情况,发现: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案例越来越多,其中东盟占到1/10左右;对中国发起和中国应对的反倾销案例的主要原因是非市场经济地位。选择1995-2016年东盟和中国的贸易额、政府信誉、税负、商业自由化、货币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自由化、贸易自由化等8个变量作为自变量,以反倾销数量为因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进一步放开货币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是可以降低对中国反倾销数量的,但是货币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确实是拉丁美洲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本轮全球经济下行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海洋战略的概念内涵与战略设计    成志杰

【内容提要】海洋战略是指指导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总体方略。中国的海洋战略不仅包含强调制海权的海权战略,而且包含强调发展海洋经济的海洋发展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中国海洋战略主要有三大战略目标: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中国海洋战略的三大战略诉求是:完成国家统一和解决岛礁争端、开发海洋资源、掌控海上战略通道;实现中国海洋战略的综合举措主要包括:优先发展海洋科技、坚持陆海统筹和布局全球海洋战略。其中,布局全球海洋战略主要体现为“近海维权、深海开发、远洋护卫”,和“利益分布全球化,力量布局地区化”。


南海问题战略透视


周边外交视角下的南海问题    李优坤

【内容提要】南海问题的产生和复杂与威斯特伐利亚性质浓厚的国际体系里,中国快速崛起带动的体系变革有关。在大国疑惧和小国逐利气氛中,南海问题很容易被“炒热”,中国不得不在“亲、诚、惠、容”式不断“加码”的周边友好前提下,维护南海权益。能否做到增信释疑和巧妙利用利益互换,是周边外交基础上维权的关键,国际体系和平一面为此提供了可能。“亲、诚、惠、容”等理念没能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导致中国不断“加码”的友好被一些国家利用。改革开放后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但严峻的国际形势决定了中国很难让“息事宁人”不成为忍气吞声。在中国崛起态势明显后双方对现状都不堪忍受,因而维权“新常态”非常重要。同样面对中国“亲、诚、惠、容”,不同决策者有不同政策,所以争议国领导人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亚太再平衡”战略实施以来美国在南海周边军事布局及其对南海问题的影响        郗笃刚 刘建忠 周 桥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围绕南海问题在南海周边的军事布局以及这些军事布局对南海问题产生的深远影响。在亚太再平衡战略下,美国在南海周边重点通过强化军事同盟关系,促进双边多边军事合作;举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军演,显示军事存在;加快南海前沿军事部署等方式,系统展开南海周边的军事布局。通过这些军事布局,对南海问题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一是客观上鼓励了相关国家采取强硬举动,使争端激化;二是加大对南海周边国家军事援助力度,使南海地区出现军备竞赛的趋势;三是鼓动域外国家介入南海问题,加剧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复杂化趋势;四是海空兵力直接介入南海,逼近我领海、领空,中美间出现战略误判或军事冲突摩擦的可能性增加。

 

《旧金山和约》之于南沙群岛主权效力辨析    罗婷婷  姜 丽

【内容提要】《旧金山和约》是迄今为止第一份涉及南沙群岛主权问题的国际条约。虽然中国政府并不承认《旧金山和约》的对华法律效力,但是我们必须重视其在南沙群岛争端问题上产生的影响。根据《条约法公约》的解释规则,并不能从《旧金山和约》得出南沙群岛主权归属某个国家的结论,与中国存在南沙岛礁主权争端的越南和菲律宾所作出的所谓条约解释均有悖国际法规则;而《旧金山和约》之后的《日台和约》在论证中国对南沙群岛主权问题上的作用应予重视。

 

从时际法的角度看南海仲裁案    游灶群  王建廷

【内容提要】2016年7月,颇受关注的菲律宾诉中国南海仲裁案虽然结束,但也引起了学者关于南海维权的深入国际法思考。审理过程中,菲律宾极力否认了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并力求推翻中国南海权利主张的“南海断续线”,仲裁庭最终也依据片面的错误理解否认了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认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海洋权利的惟一法源。笔者认为历史性权利来源于习惯国际法,《联合国海洋公约》所认可的历史性海湾问题与习惯国际法中的历史性权利发生重叠,但是不冲突,历史性权利仍然可适用。历史性权利与习惯国际法中的时际法有完全相同的法理基础,历史性权利内蕴于时际法之中。《联合国海洋公约》无法否定着两大法理对其法源的补充解析。本文重点分析时际法与历史性权利、领土取得之间的关系,以及时际发在国际法上具有深刻的意义。从时际法角度来分析,南海仲裁案是违反国际法理的,也是无效的,更不应该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绘制新的“南海图画”——议程设置理论对我国媒体涉南海报道的启示   谭林茂

【内容提要】近年来,南海议题持续发酵,成为世界媒体关注的重大热点。如何更有效地应对涉男海问题国际舆论挑战、掌握国际话语权,成为摆在我国媒体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作为西方新闻界一种影响深远的学说,议程设置理论有助于揭示西方媒体在南海问题上设置的议程及其特点、运作机制等。该理论也能为我国媒体涉南海报道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拟在议程设置理论框架下,分析我国主流媒体、自媒体涉南海报道特点及优劣势,结合涉南海新闻舆论工作的新形势,针对如何转变报道思维、加强议程设置能力建设、进一步完成宣传管理机制等提出建议。

 

国际安全问题剖析

 

中国-菲律宾联合打击海盗的背景、问题和前景    李忠林

【内容提要】菲律宾的国民经济严重依赖苏禄海海上航道,近年来阿布沙耶夫等武装组织在菲律宾南部海域的海盗行为给菲律宾造成巨大损失。菲律宾政府短期内多次向中国发出邀请,希望中国前往菲律宾南部海域巡逻和打击海盗。菲律宾政府提出在菲南部海域开展中菲海上联合巡逻的建议具有建设性。但是,中菲联合打击海盗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需要对前景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在中国海上安全走出去势在必行的大趋势下,菲律宾邀请中国打击海盗对中国海上安全走出具有重要的启示。


共同安全:北极安全治理的新视角与新议题     云宇龙

【内容提要】北极安全是北极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人类进军北极步伐的加快,北极安全治理面临国家利益导向制约、治理理念与行动滞后、国际安全与全球安全考量不足等问题。引入共同安全理论视角,能够回应北极本身安全、区域整体安全及其向外辐射的国际安全与全球安全影响的共同安全属性要求,深化对北极共同安全问题的认识。探讨北极共同安全治理议题的主要类别及其特征,强化当前以北极自然环境与人文生态安全议题为基础、以北极能源与航道安全议题为重点、以北冰洋沿岸国家的国家安全议题为补充的北极共同安全核心议题分析,有利于防止北极陷入共同安全困境,推动北极安全治理进程,实现北极的长期稳定、开放与安全。

 

京ICP备13010271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542号